雨夜花落知多少?
你知道《雨夜花》曾是大家朗朗上口的軍歌,而且是由童謠改編的嗎?
爸爸媽媽常在嘴邊哼的那幾首經典臺語歌曲,你都會唱了但卻不知道歌曲背後的故事嗎?
日本時代的文學作家老廖漢臣寫童謠《春天》:「春天到,百花開;紅薔薇,白茉莉,這平幾欉,彼平幾枝,開的真齊,真正美」,由鄧雨賢譜曲,透過文字及旋律迎來風和日麗,好像日日聽歌日日晴朗。後來因唱片公司認為兒歌少眾,發行較困難,所以讓唱片公司的文藝部長周添旺填詞,歌一出版即轟動一時,成為了現在大家耳熟的《雨夜花》
淪落風塵的酒家女哭著訴說著自己的故事...
詞曲裡寫著一位苦命的女人,她原是樸實的鄉下女孩,離開故鄉後來到都市謀生並愛上了一位男孩,兩人的交往已談論及婚嫁,但是沒想到後來那男孩卻變成一個薄情郎,愛上別的女孩而遺棄她,她自覺沒臉回家見故鄉的父老,於是一時心碎失意竟流落在台北的酒家……
诶? 聽到這邊,是不是也抱著疑惑... 那些在八點檔中才會發生的劇情怎麼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?作詞者周添旺卻證實真有其人、確有此事! 就將《春天》的旋律,改填悲涼的歌詞《雨夜花》
為甚麼歌曲會觸動人心呢?
你不知道,在當時的年代啊!女子獨自一個人離鄉背井去打拼著實不易,情苦誰人知?「雨」、「夜」、「花」這三個主題,淒美而悲涼,女人花眼淚雨,夜夜含淚吞腹內,親像一朵在黑夜裡被無情風雨吹落的花朵,誰不感到心酸及惋惜呢?
這首歌其實也反映了當時時代背景中,女人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, 一首歌不知道打中了多少人心中的痛,也大大影響了後來臺語流行歌曲的主題意象 。
臺語俗諺說:「女人菜籽命,好壞都靠碰」,而《雨夜花》這首歌的命運,隨著時代產生碰撞
從「童謠」變成了「情歌」,戰爭期間又一度變成了「軍歌」
看到這,是不是很衝擊啊? !
還好經典永流傳,戰後「情歌」版本的《雨夜花》不僅再度傳唱,也被日本人喜愛,1942年改編成日語《雨の夜の花》,成了日本人最喜歡的臺灣通俗歌曲之一,後來由不同語言及歌星翻唱,這首歌終究在整個華語圈大紅大紫!
如果你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,看完介紹後也覺得有趣,想了解更多網路上找不到的、那些被埋沒的經典台語歌謠創作的時代背景及故事…別說好康沒報你知,快搭上舊日時光機,直奔臺灣1920-1970年,台語歌曲的黃金年代!
臺灣歌謠傳鄉情,收錄120首從阿公到阿太祖都朗朗上口的勁歌熱曲
十大主題歌曲勾勒出台灣不同時代的風情樣貌,專業權威品質保證, 重建臺灣藝術史!
你說我講得太誇張了?!天地良心,看看製作團隊的陣容 (閃亮)
台灣文史權威莊永明
一生投入台灣文史傳承庶民記憶,被譽為台灣民間史料最博雅豐富的研究者,人稱台灣民間百科全書。系統整理台灣文化、梳理歷史脈絡,著作多達五十多冊。莊老師曾說:「 我想寫作的動力,是想留住每一音符所傳唱的人民心聲。」每首歌都有它的生命力跟重量存在,此本台灣歌謠傳鄉情為親自下鄉收集整理的田野史料,不怕引錯經,誤用典!
文字的品質兼顧了,樂曲更是仰齊足而並馳,隆重介紹
國立臺灣交響樂團
1945年成立,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管弦樂團,七十多年來不僅致力於古典音樂的推廣,對臺灣的歌謠保存更加積極, 這次邀請透過不同世代的歌者、樂手、作曲家重新編曲及詮釋,展現樂曲新面貌,傳承中有創新,期待感動這一世代的聽眾,音樂才能真正延續下去。
團長劉玄詠:「我們的想法很單純,臺灣在那段時間有這麼多好聽的歌謠,值得代代傳唱。同一首歌曲由不同的歌者來唱,味道也不同。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謠,如果經過作曲家的編曲,增添藝術的層次,豐富了作品,也讓原本沒有聽過交響樂團演奏版本的人,有一種新鮮的感受。說不定聽了之後,對那首歌或是那位作曲家有興趣,會交響樂開始感興趣。」
不愧是交響樂團團長,不忘初心將重要的臺灣民謠以交響樂曲編奏,不僅保留了文化歷史資產,也一併把大家推坑至交響樂曲中,手法甚是高妙,聽過的人很難不入坑呀!厲害厲害(拍手)
歷史傳承情感被豐富了,耳朵也懷孕了,眼睛也該吃個冰淇淋吧?
國立臺灣美術館
整體視覺設計當然要交給藝術大全權威,結合臺灣藝術特別選用典藏臺灣畫家之畫作,為整體美學更上一層樓!
文化部長李永得
:「歌謠代代相傳,道出時代與世代的心聲,也承載了國族的集體記憶。」
感謝以上重量級黃金陣容,共同創建與推廣島嶼之歌
最後的最後, 噗仔聲共伊催落去!熱烈歡迎文化藝術的再生父母
Ladies And Gentlemen,不要懷疑,就是你!
文章寫了,有人看才有意義;音樂做了,有人聽才有知己
《臺灣歌謠傳鄉情—臺語篇》–食百二 唱120
把時代的歲月凝結成美好芳華
10個主題單元,120首永恆經典
全套合輯 $3,500,優惠價 $3,200
揪爸爸媽媽阿公阿嬤作伙
不論是收藏經典或是送禮都是首選
讓臺灣歌謠傳鄉情陪伴一家伙仔走過漫漫歲月
聽起來好浪漫喔~
快把永恆經典帶回家吧!